当前位置: 首页 问答 > 正文

本市完成264所学校周边交通综合治理


(资料图)

本报讯 (记者 周美玉) 校内不具备物理隔离条件,须禁止机动车进入校园;地面公交通过增加站位等措施提升学校通学出行服务……记者昨天获悉,自2018年以来,市交通委、市教委、市交管局、属地政府等多部门联合部署、综合施策,采取每年一批、滚动推进的方式,多举措开展学校周边交通综合治理,累计治理学校264所,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初显成效。

今年,本市首次制定了《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及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》,交通、公安、公安交管、属地政府等多部门互相配合,实现校园周边交通有序、确保师生安全的工作目标。根据《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方案》,今年采取重点治理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治理,对列入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的72所学校以及市民反映交通问题突出的学校重点开展治理,将全市所有存在交通拥堵问题的中小学幼儿园全部纳入治理范围,并将校内的交通安全纳入治理内容,以切实缓解学校周边的交通压力。

为加强校内交通安全管理,根据方案,校内机动车行驶或停放须与学生活动区域物理隔离,如校内不具备物理隔离条件,须禁止机动车进入校园。为推进工作落实,各区教委对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内设置停车场及管理情况进行了摸排,市区两级教育组织近300名挂牌责任督学对校内机动车未实施物理隔离的学校开展专项督导,确保工作落实到位。

为加强校园周边交通服务保障,本市地面公交通过调整线路和运营时间、增加站位等措施,提升学校通学出行服务。同时,从9月1日开学首日起,将创新性推出通学定制公交服务试点,以减少私家车接送。

此外,自2019年开始,市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以“季度通报排名、年度考核评价”的方式对重点治理学校周边交通运行秩序进行监测,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从道路交通运行状况、交通秩序管理、交通设施完善、公众满意度调查四个维度,采取百分制开展考核评价。考核评价平均得分由2019年的63.8分提升至2022年的83.44分,城六区重点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指数同比2019年降低1.90%,综合治理初显成效。

分类:

2023-08-29 04:58:43

免责声明

本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; 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处理,但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 案例、资讯、问答内容均由其他用户注册上传分享, 丝路整形网不对其版权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等 作出任何保证, 本站内容不作为诊断及整形依据,具体以面诊为主。

以上资料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版权请 联系我们 删除

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豫ICP备2022016423号-2

美丽网,随时随地为您提供专业整形美 容咨询预约服务